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郑晶晶通讯员刘姗姗陈彦西
立秋过后,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很多人难以适应气候变化,各种各样的“换季病”便趁虚而入。
昨日,极目新医院的心内科、皮肤科、消化科等科室了解到,因夏秋交替导致皮肤过敏、腹泻、心血管疾病等患者不少。专家提醒,要预防“换季病”,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自身免疫力。
天气多变皮肤过敏
女子脸上长满红疹
近一周来,汉口的王女士脸上、脖子长满红疹,瘙痒难耐。9月18日,医院汉口院区就医。该院皮肤科医师邱百怡诊断,王女士患上了秋季过敏性皮炎。
邱百怡介绍,秋季天气多变,人体新陈代谢变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造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体表水分流失,很容易导致皮肤含水量不足,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等症状。同时,气温变化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致敏物等,容易感染细菌、真菌或病毒,患上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鱼鳞病等皮肤病。
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芃也表示,秋季是过敏性皮肤病高发季。入秋以来,该科接诊的皮炎、湿疹、荨麻疹等患者增多。
专家建议,秋季特别要做好皮肤保湿工作,洗澡不要太频繁,洗澡时尽量少用肥皂,水不可太热,洗后可涂抹润肤乳。此外,要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注意防晒,适宜运动,早睡早起。入秋后要勤洗、勤晒床单、被子、衣服等,如未经清洗、晾晒,不要直接使用。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和清洁,定期大扫除,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尘螨。秋天是蒿草、葎草等草本植物传粉的季节,过敏体质者在户外时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如身体出现瘙痒、红疹,注意不要抓挠,医院就诊。
喝冰啤吃烧烤消夜
小伙患急性肠胃炎
几天前,30岁的刘佳(化名)晚上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去大排档吃烧烤、喝冰啤酒消夜,直到凌晨1点多钟才回家。
到家后,刘佳觉得肚子不舒服,又吐又拉,一宿没睡。第二天早晨,家人将他送到医院就诊,消化内科医生诊断,他患上了急性肠胃炎。经询问,医生判断,这跟他前一晚进食油腻食物、喝冰啤酒有直接关系。经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刘佳的情况逐渐好转。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姮介绍,夏秋交替之际,是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胃肠道自然屏障变弱,对寒冷的刺激更加敏感。加上进入秋季后,人们食欲增强,容易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尤其是一些生冷食物,诱发肠胃疾病,出现腹泻、呕吐等。
张姮提醒,换季时节,要尽量少吃生冷、油腻食物,避免喝冷饮、冰镇啤酒等,少吃寒性、凉性水果。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小孩及基础疾病多的老人,更应注意。初秋早晚温差较大,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晚上睡觉时要防止腹部着凉。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防止脱水是最重要的环节,医院就诊。
适度锻炼注意保暖
有效预防“换季病”
昨日,极目新医院采访了解到,入秋以来,除了皮肤病、胃肠道疾病患者,各院还接诊了不少因早晚外出锻炼、受凉而导致心梗、脑中风的患者。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介绍,每逢换季,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夏秋之交,早晚温差增大。气温下降易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负荷由此加重,容易诱发心梗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过度的体力劳动、锻炼运动,也会增加心脏负担。
那么,秋季如何养生,有效预防“换季病”?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张京兰提醒,秋季要注意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及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适度锻炼,运动量不要过大,不建议过早出门晨练;尤其是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血管弹性较差,“秋冻”十分危险,极易患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如果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或者剧烈头痛、言语不清、呕吐、嗜睡、肢体偏瘫等不适,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时间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编辑:郭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