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生活中,很多打工人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也都非常追求效率,风卷残云,几分钟完事儿!不料刚放下碗筷,就开始出现胃疼胃胀的症状,于是以为造成这种情况正是因为自己进食过多、过快。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另有原因。
那么吃饭后胃疼胃胀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可能是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在捣乱,让胃部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长期累积后损害了胃黏膜。
吃饭后胃疼胃胀是什么原因,可能是胃黏膜受了伤
吃饭后胃疼胃胀是什么原因?如果偶尔出现,可能只是一时饮食不当引起的,但是如果经常性出现饭后胃疼胃胀,甚至出现反酸呕吐,则可能是因为胃黏膜发生了实质性损伤,导致了慢性胃炎等疾病。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保护自己在一群攻击因子下好好生存。像胃酸、酒精、辛辣食物等对胃黏膜来说都是攻击因子。一旦这些攻击因子太强,久而久之,胃黏膜就慢慢“失守”了。而由于进食会导致胃酸大量分泌,已经损伤的胃黏膜再次受到胃酸攻击时自然会引起胃胀胃疼了。
慢性胃炎成“现代病”,患病人群广泛
胃黏膜长期受损非常容易引起慢性胃炎。其实慢性胃炎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其患病人群十分广泛,覆盖全年龄段,每个年龄段诱因各不相同。比如青年人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近年来我国慢性胃炎发病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年人由于饮食不规律不健康,过度应酬,再加上服用药物等刺激,也成为慢性胃炎的高发群体;老年人虽然饮食规范,但身体防御机能下降,且因各种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也会引发慢性胃炎。
那么胃黏膜损伤要如何修复呢?
胃黏膜受损了怎么办?黏膜保护剂来修复
胃黏膜修复要注重日常的养胃护胃。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和情绪管理,避免胃黏膜进一步损伤。而对于已经确诊慢性胃炎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正规的治疗。
如果症状只是胃痛的话,可首选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1]减少黏膜修复时间及恢复质量。对于胃胀,可以选择促动力药,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
如果除了胃痛,还有烧心、反酸的症状,这时为了缓解症状,除了使用黏膜保护剂外,症状较轻时可酌情使用抗酸药物,比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碳酸钙咀嚼片等弱碱性的抗酸剂,以中和胃酸;或者也可以采用两种功能兼备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双管齐下”,在中和胃酸的同时还能在病变局部形成覆盖膜,进而发挥保护作用[2],避免有害的物质造成损伤,同时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还能吸附胆汁。
如果症状较严重,则可以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比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同时为了快速修复胃粘膜,可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当长期使用PPI出现酸反跳(即停药后再次反酸)的时候,可采用铝碳酸镁加以改善。[3]
总之,如果出现吃饭后胃疼胃胀的症状,首先需要调整目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养胃护胃。家中常备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药物。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症状仍没有缓解,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谢虹.泮托拉唑、吗丁啉及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名医,(10):.
[2]李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