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胃炎,离胃癌有多远
TUhjnbcbe - 2023/6/10 21:32:00

董先生,今年44岁,三年前检出“萎缩性胃炎”,医生叮嘱改变生活习惯,定期随访复查。然而由于平时较忙,董先生照常喝酒应酬、大鱼大肉、冷热辣咸、熬夜加班。胃疼了就吃点达喜之类的药物。感觉胃疼光荣,不当回事。

直到前几天,董先生发现自己体重大减,且有便血,医院复查,结果发现胃炎已经癌变。

一、胃炎是什么?

胃炎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主要症状是中上腹疼痛、腹胀、恶心、消化道出血、食欲不振等,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胃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胃炎

是一种急性胃粘膜炎症。

主要症状:胃粘膜充血、糜烂、食欲不振、呕吐、黑便等急性病变。

主要病因:严重创伤等应激反应,抗炎药等药物作用、饮酒过量等。

2、慢性胃炎

是一种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者萎缩性病变。

主要症状:中上腹部不适、烧灼感、反酸、恶心、腹胀等症状,也有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主要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还有自身免疫、药物作用、胃黏膜退行性改变等。

二、胃炎,离胃癌有多远?

中国肠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胃癌的新发病例每年达到40多万人,占了全球新发病例的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胃炎和胃癌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从胃炎发展到胃癌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癌,这个过程可长可短,有人仅需几个月,有人则需要经历几年到十几年。

1)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就发生在胃黏膜表面的炎症。

2)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胃黏膜变薄和萎缩。

3)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黏膜在修复时萎缩的胃黏膜腺体会逐渐被肠粘膜腺体细胞更换,它也是一种癌前病变。

4)胃癌:胃癌患者往往会出现便血、便黑、腹部不适、身体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

国内的一项随访调查数据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即便治疗和预后都非常好,癌变率在5-10年内为3%-5%,10年后达到10%。一旦发展到重度异型增生癌变风险则有可能升高到10%-83%。由此可见,慢性萎缩性胃炎离胃癌并不远。

三、癌变的信号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但并非一定会癌变。在这一阶段,要高度警惕以下症状:

1、上腹部疼痛规律发生改变

胃炎和胃癌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如果出现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就要警惕,比如原来是早上疼,现在却突然变为晚上睡觉疼。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若出现上述情况,且经过2个月左右的干预仍无明显好转,医院进行检查。

2、经常无故腹部不适

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腹部不适,一般是有外界刺激原因,比如吃辣的、吃凉的之类,但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并且伴随有胃胀、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规治疗效果不好,则需要高度警惕。

3、便血、便黑

胃癌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少量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通过胃镜检查或者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发现。若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立即就医。

4、体重大幅下降

肿瘤生长时会和其他细胞争抢营养物质,再加上胃癌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吸收,多数患者都会有体重大幅下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高度警惕。

四、如何防止胃炎癌变?

1、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癌变的最大诱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胃癌风险比一般人高出3-6倍,因此,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这样能够大幅降低胃炎癌变的几率。

2、改善日常生活习惯

多摄入膳食纤维,少油少盐少糖,不吃凉食、辛辣,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早睡早起,加强有氧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3、定期体检

癌症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胃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唯一检查方式,也是胃病检查“金标准”。通过胃镜可以精确看出胃部的状况,以及胃炎所处的阶段。因此年龄超过40岁之后,就要严格定期体检。通常的规则是: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有肠化生等高危因素的患者,1-2年做一次胃镜和病理检查。中重度萎缩胃炎患者,一年一次胃镜检查;轻度异型增生6个月做一次检查;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视情手术干预。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炎,离胃癌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