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以前人们认为锅里有点肉沫都是好事,但现在人们锅里都是大鱼大肉,最常见的就是猪肉和鱼肉。
这两种肉都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深受大众的喜爱。自古民间还有“猪不椒、鱼不蒜”的俗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解读一下,做一个“会吃”的人。
“猪不椒、鱼不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
先说说“猪不椒”
就是做猪肉的时候不要放花椒的意思.
花椒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料,要是饮食重口味的人就可以多放一点花椒提味。
但做猪肉的时候,尤其是清炖做汤的时候,放花椒不仅没有什么花椒的香味,还会让肉汤变味。就像炖猪骨头,啃的就是肉香味,花椒反而会喧宾夺主了,所以“猪不椒”就是这样而来的。
但是再做其他需要“有味”的猪肉美食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一点,例如回锅肉、梅菜扣肉等,所以这个说法不靠谱。
什么是“鱼不蒜”
就是做鱼的时候不要放大蒜,因为鱼肉的鲜美,人们为了保留鱼肉的原本鲜味,烹饪的时候大多会选择清蒸或者做汤,特别是野生鱼,肉质鲜嫩肥妹制剂,放大蒜岂不是画蛇添足?
但要是人工饲养的鱼,肉质就会松散一点,也会有腥味,因为使用的大多是饲料,想要清蒸,不放点蒜去去味,也影响口感。
但无论是哪种鱼,不是清蒸,而是红烧或者做烤鱼的话,想要味浓就可以放几个蒜头提味,还有一道菜叫蒜蓉鱼,不是就放几个大蒜头这么简单了,而是要把蒜剁碎,覆盖在鱼身上面。揭盖后就是一阵蒜香,吃的时候都是香味满口,简直一个美味。所以“鱼不蒜”这个说法也是过于绝对,不严谨的!
这两句话也是老一辈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不是就告诉大家这种食物里面就是不能放,放了就会对身体有害,会引发身体“中*”什么的,大家不要理解错误,白白错失美味。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自己快乐就好。
每一种可以吃的食物都有各自的营养和对身体的好处,虽然猪肉鱼肉都是肉,但是却分为红肉和白肉的,适量吃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吃的过量可能还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危害,那每天吃多少红肉好?
.红肉
红肉有猪肉、羊肉、牛肉等,里面含有饱和式脂肪酸、丰富的血红素是天然的补铁食物,可以预防贫血。老人儿童妇女都可以适量的吃一点红肉。里面含有的氨基酸与人体所含的氨基酸相近,可以延缓人体衰老,含有的锌可以促进儿童的头脑发育,其中猪肉虽然物美价廉,但是里面含有的营养成分并不比牛羊肉高。身体里的免疫力要维生素B12的加持,但是这种物质身体是没有办法合成的,所以红肉就成了最佳来源之一。
但是吃多了,身体里面摄入大量的饱和式脂肪酸,进入身体会增加身体里“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肥胖还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肝脏、肾脏是身体的代谢排泄器官,负担加重,引发相应的疾病。饱和脂肪酸还是癌症的病因之一,所以要适量的吃红肉。
《柳叶刀》杂志表示一个人每天吃14g红肉就可以达到身体健康的量了。世界癌症基金会表示,一周红肉加起来量不要超过g。
.白肉
白肉有鱼肉,即、鸭、鹅等,白肉肉质都比较细腻,脂肪含量没有多少,但是却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多会出现在减肥人士的菜单里面,不会增加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样里面含有铁元素、锌元素还有各种维生素。虽然脂肪少,但是里面也含有油脂,摄入过得多也会在增加身体代谢器官的负担。不饱和式脂肪酸可以预防三高和癌症,只吃白肉不吃红肉的话身体慢慢的也会缺铁。
建议白肉每周吃3—4次,一次吃——克就好。
现在中国人民“口味重”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重口味,不仅仅指的就是做菜放很多的调料,还有就是任何一种酸、甜、辣其中任何一种味道过重,都叫重口味。
重口味虽然刺激味蕾,但是对身体健康可不利
过甜:会增加患上心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的风险,很容易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因为甜食会引发口腔细菌的大量滋生。
过咸:盐主要是由钙化钠构成的,钠离子进入血管会导致血压水平不稳,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还会引发尿钙现象,身体里面钙物质的流失,会引发骨质疏松,所有尤其是老年人,饮食一定要清淡。
过辣:虽然吃点辣会刺激唾液和胃酸的分泌,但也会刺激胃粘膜,导致腹痛、腹泻、引发肠胃疾病,例如胃溃疡、胃炎等,第二天排便的时候还会导致肛门刺痛。
可见重口味给身体带来的创伤也是不低的,那如何降低重口味?
要是一时间直接换成清淡的食物,一时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建议避免在外下馆子、点外卖,因为这些食物的口味自己是没有办法指定的。可以吃家常菜,慢慢的减少调味料,就比如糖、盐、辣椒等,可以多放一点葱姜蒜,也是加重味道的方法,饭菜中间加一点清淡的饮食,慢慢的调整。
综上所述,人们发现了食物的美味,通过各种烹饪方式将它们放到餐桌上。至于味轻好吃,还是味重好吃,还是要看自己的爱好,但还是要避免过重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