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如何走扩张之路联商
经过1998年“商场倒闭年”之后,在巨大生存压力下,我国零售行业联合重组的暗潮已经涌动,到2000年则实现了“喷发”。有专家进言:重组要造“航空母舰”,不要建“联合舰队”———中国商业:扩张之路该如何走 新千年第一个早春,京、沪商界的一次签约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北京西单商场、北京超市发、上海华联超市3家商业企业正式签订协议,成立北京西单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并计划3年内在京开办500家连锁店。此间有评论认为,3家企业的强强联合,首次打破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地域割据,是中国零售企业实施战略重组、迎战国际零售巨头的有益尝试。 其实,回头想想,经过1998年的“商场倒闭年”之后,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联合重组的暗潮已经涌动。到2000年则实现了“喷发”。以北京为例,9月19日,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安集团公司联合组建成立北京王府井东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集团资产总额40亿元,净资产近20亿元,年销售额50亿元;11月13日,燕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饮食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重组后拥有28家子公司,资产总额达37亿元。 专家们指出,我国商业企业几乎是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但联合重组的步子也最慢。过去有的地方也搞了商业重组,但一般是在同一个城市进行,从单个企业变成集团后,面对的市场、商圈、服务对象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天还是那块天,地还是那块地”,企业大了,而销售额的增长并没有明显改观。目前,在经济效益普遍滑坡、国际零售巨头大兵压境的窘况下,我国商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唯有高起点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重组,而且只能搞“航空母舰”,不能弄“联合舰队”,否则只能坐以待毙。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海说,根据商业发展的规律,单店的销售增长有着一定的极限,企业要想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商业领域获取市场空间,必须通过重组,实施扩张战略来实现效益的增长,开办连锁店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美国“沃尔玛”去年新增销售额300亿美元,全部来自兼并和新开的店铺。就中国市场而言,美国“沃尔玛”开办的8家店年销售额可达30亿至40亿元。其它一些国际零售商如“家乐福“、“普尔斯马特”、“麦德龙”在我国开设的连锁店大都人气旺盛,销售火爆。这些“洋店”通过在国内市场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对我国市场规律和商业运作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2001年,沃尔玛和麦德龙都不约而同地决定在中国增设8家分店,家乐福的扩张计划也至少在4家以上。全球三大商业巨人即将在中国发起的新一轮“圈地运动”隐约成型。 三大巨头迎面相撞,一个不容忽略的*策背景是:中国在“入世”三年后,将逐步放开对外商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比例、数量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应当说,与外资零售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缺技术,无法做到对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成本,而且在对人的管理上也差一大截。 尽管如此,中国的商业企业仍拥有巨大的机会,也在竭力争取后发优势。2000年冬天,山东三联家电总公司、北京市百货大楼、国美电器总公司连续的招标、买断行为使近几年一度低迷的商家变得越来越值得瞩目。有专家预言,一个“厂家专注于产品开发与升级换代,商家专注于商品流通”的时代即将来临。商业资本抬头已初现端倪。可以预见,国内零售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加大商业重组力度,以求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创出民族商业的新天地。(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