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微生物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一个疗程抗生素,对肠道影响最长可持续一年。
由此可见,除了“耐药”,滥用抗生素还会有其它风险。
抗生素能有效治疗细菌感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但抗生素并非万能。有关抗生素误区,一起来了解。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正确认识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过敏性鼻炎等,使用抗生素无效。
误区二抗生素能治疗感冒
正确认识约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无效。就算细菌性感冒,也需要检查后,遵医嘱使用。
误区三抗生素越贵越好,越新越好
正确认识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特性,要因病、因人选择,适合就是最好。新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反应,如果老抗生素有疗效,应当继续使用老抗生素。
误区四避免过量,有效就停药
正确认识抗生素的使用有周期性,应该按疗程使用。如果有效果就停药,可能导致已经好转的病情因为残余细菌而反弹。
抗生素,有些小病悠着用
日常生活中,感冒、咳嗽、鼻炎、胃炎等小毛病,是大家用错抗菌药(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其他抗菌药物的总称)的“重灾区”。
1、感冒
抗菌药的主要功能是对抗细菌感染。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非患病时间较长、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需用抗菌药。
感冒时,可根据症状选择药物。
1、咳嗽可选含右美沙芬成分的药;
2、头痛发热时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3、鼻塞、流涕时选含伪麻黄碱、扑尔敏等成分的感冒药。
如果服药后1周左右仍不能有效缓解,且经过医生进行相应检查,发现确实有细菌感染时,应遵医嘱用抗菌药。
2、咳嗽
咳嗽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其他疾病表现出的症状,除了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问题外,过敏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以及某些心脏疾病也可能出现。
多数情况下,咳嗽不需要用抗菌药,控制了引起咳嗽的原发疾病,咳嗽多会缓解。
如果需要配合使用止咳药,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3、炎症
支气管炎、中耳炎、咽炎、鼻炎、胃炎等疾病的名称中带有“炎”字,因此很多人认为需要用抗菌药,觉得能“消炎”。
“炎”只是医学上用来描述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急性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急性咽炎、急性中耳炎等,需遵医嘱用抗菌药;
2、多数慢性炎症需要用其他药物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明确是细菌感染,医生也需要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是哪种细菌感染、感染程度如何,才能开出合适的抗菌药处方。
警惕“二手”抗生素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农民和食品业,不再为促进健康动物生长和预防疾病而例行使用抗生素。
这项新建议的目的是,通过减少不必要地在动物中使用人类医学上重要的抗生素,协助维护抗生素的有效性。
在一些国家,大约80%的医学上重要抗生素被用于畜牧业,主要用于促进健康动物的生长。
人吃了存在抗生素残留的动物类食品,就相当于“吃了二手抗生素”。
■长期食用“有抗食品”,人体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有可能就无药可治。
■此外,食用“有抗食品”也可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过敏性症状及其他不良反应。
想降低“二手抗生素”的危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动物制品,且控制摄入量,最好每天别超过克。
温馨提示
要用对抗生素,除了咨询医生,自己也要做好这几点。
1.严格遵医嘱服用,不要自己减量或随意停药。
2.治疗时,只服医生开的抗生素。
3.不要储备抗生素用于今后的疾病。
4.不要主动向医生要求开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