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TION!
澳門大學校內餐廳近期出現集體食物中*事件,暴露校園食品安全隱患。大學開展內部自糾自查,為配合即將生效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要求校內部分餐飲店鋪暫停營運,直至大學學生事務處(SAO)和安健及環境事務辦公室(HSEO)完成食品安全巡查。
校內用膳
多人集體胃腸炎
本月9日,澳大校內餐廳“時光屋”發生集體食物中*事件,5名食客先後在店鋪進食滑蛋牛肉炒河、滑蛋三寶飯等食品後,陸續出現發燒、腹痛、腹瀉、噁心等急性腸胃炎症狀。經衛生局流行病學調查,根據進食記錄、潛伏期和症狀,認為事件較大可能由細菌性病原體引起。市*署接報後派員前往懷疑涉事場所進行衛生調查,抽取食品及環境樣本進行檢驗。現場所見,部分儲存於冷凍及冷藏設備之食品溫度偏高,且部分食材未有妥善包好。同時,發現了大量預製並存放備用的生蛋漿,容易因處理不當構成食安風險。市*署督促場所對有關問題進行改善,同時要求場所負責人安排員工修讀“食品衛生督導員課程”及“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基礎班”,以加強人員對食品及個人的衛生意識,確保食品安全。澳大部分餐廳
突然暫停營運
食安事故發生逾十天後,校內部分餐廳突然收到通知,要求暫停營運。校方給出的理由是行*會已經完成《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的討論,大學需評估相關規章制度的細節,直到SAO和HSEO妥善完成校內食安處理工作,再另行通知復業時間。學生創業需謹慎
法律法規要遵守
據了解,《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作為澳門特別行*區第30/號行*法規,於今年8月23日刊報,並將於11月15日起正式生效。對經營外賣食品活動場所明確提出12點營運條件:一、具通風及照明的設備;
二、具防止昆蟲及齧齒類動物滋生的設備;
三、具收集垃圾的設備;
四、使用由公共供水網絡供應的自來水;
五、具洗滌槽;
六、具配備篩網及虹吸管的下水道系統;
七、配製食品區域的牆壁及地面鋪設堅硬、防水、防腐蝕、不易積垢、容易有效清洗和消*的物料;
八、配製食品的工作枱面使用平滑、防水、防撞、不易腐爛和可清洗的物料;
九、如場所保存須温度控制的食品,具冷藏及熱存設備且附有温度顯示;
十、如場所在室温下陳列食品,具可妥善保存食品免受污染的展示櫃;
十一、如配製壽司、刺身或生食海產品,具有與其他食品業務分開的獨立區域;
十二、如場所兼營外賣食品活動以外的業務,具有與其他業務分開的獨立區域。
近年本澳外賣餐飲市場日益蓬勃,同時也出現部分亂象。新規明確要求所有外賣店開業前須向市*署登記,並以實體店經營,經營地址不能設於住宅,現時網上銷售食品、加工食品後銷售也不能獲免。澳大校內部分餐廳,包括學生自營餐飲店鋪都有提供外賣服務,勢必受到新規規管。存在蟲鼠隱患
餐廳環境堪憂!
根據熟悉校內事務的人員透露,澳大校內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隱患。安健及環境事務辦公室(HSEO)今年稍早的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巡查中就發現,校內部分餐廳存在食材存儲環境不佳——存儲溫度不恰當,雪櫃儲存過於密集且沒有定期清洗;清潔劑與食材沒有妥善分開存放;尤為嚴重的是後廚還存在蟲鼠隱患,相對影響食慾。雖然在HSEO巡查後,涉事餐廳已經完成整改,但“時光屋”食安事件說明,部分餐廳未能長期堅持嚴格的食品安全操作。《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生效在即,大學是逢場作戲,食安大錘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還是趁機徹底封堵校園食安隱患?我們拭目以待!相關閱讀:驚!澳大校內用膳多人集體腸胃炎都是這種食物惹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