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整体观念,一个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大致比较容易明白,“辨证”则众说纷纭。而要搞明白到底什么是辨证,则首先需要搞清楚这两个字的字义,特别是“证”字。古文字和今文字在不同时期、不同著作,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用“字源识字法”来追溯一下“证”字的源头,梳理它的演变,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它。
首先要知道,中医古籍中都用“證”字,不是“症”字,也不是“証”字。
我们先说下“證”字。
《说文》谓:“告也。”清段玉裁以为“今人爲證験字”。其实在三国时已经有验证之意了。曹魏的张揖撰《广雅》,即说:“譣也。”即问验意。
可知,“證”字用为“证实、验证”之意已经颇久远。《论语·子路》:“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而作为“病症”之意,也较为久远。《列子·周穆王》:“其父之魯,過陳,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古书中也有用为“证据”之意者。《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平心去私,慎用六證。”《后汉书·张衡传》:“采前世成事,以爲證驗。”《宋书·沈约自序》:“探摘是非,各標證據。”
“症”字,应为“癥”之简化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此視病,盡見五臧癥結。”乃说腹内之结块。《抱朴子·外篇》亦曰:“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圓老彭之壽也。”然“癥”字,《说文》亦不载。
“症”字,又为“徵”之简化字。《说文》谓“徵”字曰:“召也。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之。”是说以隐微之迹而求知、求得证实。此与“證”之意相近。今所谓“信而有征”“征求”,当写作“信而有徵”“徵求”。与“出征”之“征”不同。盖文字简化而混淆也。
“症”字写法,至元代《倩女离*》中已有,且已继承了“證”的部分字义:“要好時直等的見他時,也只爲這症候因他上得。”
“証”字见于《说文》,谓:“谏也。”即为劝谏之意。劝谏即是以言语纠正长上过失,可视为“正”字之使动用法,——“使其正”。
《吕氏春秋·不苟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谏。”大概在明代以后,才开始与“證”通假。崇祯末年张自烈编撰的《正字通》曰:“証,与證通。”
今天,“証”被用作“證”之简化字,又进一步简化为“证”。
我们读今天的医书,往往会看到“病症”“病证”“症结”“辨证”等词语,若不知其中变幻,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
我们如果知道了这些字的来源与变化,便可以清晰地意识到:
“症”字,继承的是“證”的“病症”“察微知著”等义;而“证”字则继承了“证据”这一类的含义。
做医生的,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搜集患者信息,通过分析,最后作出判断,拟定开方用药,直到患者使用后反馈效果,这是一个验证的过程,而观察及其所得即是“症”。
如果患者病情非常清楚,只是需要如何开方用药,那么开方用药之前的分析,便是一个“辨证分析”的过程,——即分析证据、采取措施的过程。
现在让我们来模拟一位妇女看病的过程,最后总结如何更有效地看好一个疾病!(注:非真实案例,药方请谨慎使用。)
P(患者):“医生您好!”
D(医生):“您好,请问您有哪里不舒服。”
P:“医生,我今天肚子特别痛,痛得想呕吐。昨天吐了好几次,今天稍微好一点,但是还是痛。”
大家看,病人立马就把她最不舒服的症状表达出来了。但这个不能作为用药的证据,因为未能察至隐微,不全面。
我们再继续。
D:“能说一下是哪个具体部位吗?”
P:“医生,您看,是这里!”病人用手掌摸着她的心窝部。
D:“哦。原来是这里。”寻思:“剑突下痛得这么厉害,伴有呕吐,第一要考虑的是急性胃炎。如果在这种湿热的夏季,更需要考虑吃错东西,比如寒凉的东西或者不能消化的东西导致。”——这是一个辨证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依然未能察至隐微。所以,需要继续获得更多信息,也即继续“徵求”。
D:“您是不是吃错了什么东西?”
P:“没有!我昨天比较累,临近中午的时候去了一趟菜市场买菜,回来就不舒服了。”
D:“临近中午的时候去买菜?”再寻思,“要考虑中了暑热邪气。但是她的表现没有出汗、没有气短嘘嘘的表现,不像中暑的样子;再看她的嘴巴,也不怎么干,这是没有伤津液,而暑邪是容易让人口渴的。这到底是什么病?暂时不好确定。”——思考是否中暑,是根据现有证据进行辨证的过程。但证据不足,依然需要继续“徵求”。
……
D:“您有没有吃冷的水果?或者喝冷水?”
P:“没有!”
D:“再想想。”
P:“昨天靠近中午去买菜,天气比较热,回来的时候我汗比较大,可能比较急,喝了一点温温的开水,的确没有喝冷的啊。”
D:“要注意,天气热出汗的时候,人如果走得快,也要停一会再喝,让肠胃有个缓冲的时间。我在您腹部中脘穴这里摸到一块寒性的小结节,说明这个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以前留下的。我再给你把把脉。”
病人伸手过去,医生把完,一边敲键盘,屏幕上打出字:“右脉关部脉稍沉,按之有堵滞感。左脉关部微弦。诊断为脾虚寒滞,肝气稍郁。”
接着屏幕上又跳出几行字样:“干姜15、厚朴15、*参15、茯苓15、苍术15、枳实3、连翘2、神曲20、紫苏梗5(后下),五剂。”
D:“您拿回去,把这五包药吃完。每一包药煎煮两次,可以分三次服用。饭前服也可以。另外再煎煮多一点水,用毛巾再热敷这个肚脐硬结的地方。记住,以后不能吃冷的,还有少生点气。”
P:“谢谢医生。”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对医书中的“症”“证”是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我们再总结一下。
案例中,医生和患者在一问一答之间获得信息,发现病人描述的部位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差别,这是采集确认“病症”的过程。后面通过一系列的望诊问答,排除可疑,追寻根源,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这便是一个“验证”的过程。最后,根据掌握的情况,确定病因并对症下药,这便是一个“辨证”的过程。
作为一个医者,态度是必须认真的,其思想也要精微到极致,方不会让疾病有可趁之机!
这一点,也可以从文字中体会到。
诊断是一个根据“症状”去“辨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而这些“症状”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考察来“徵之”,——即做到察微知著且详尽无遗,亦即“行於微而文達”。
没有做好这些,无论“辨证”的方法多么高明,都可能会因为得到的“证据”有问题导致走向错误。
小白入门
如何随时随地讲论文字
我对“金曰从革”的思考
戏说丨《春夜喜雨》
王亚红丨“字源识字法”公益群结课
喜讯丨“字源识字法”公益班启事
新春贺礼!
新年致辞
教育部:科学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
文字学与中医学之关系
也谈“古文字学”的普及
《字源识字》使用手册四——运用之妙
《字源识字》修订启事
我的自白
预售丨《字源识字》(第一册)即将出版
《字源识字》序二
《字源识字》序一
文字学的三境界
不讲而讲
以阙疑为贵
推荐丨文字学入门书目(资料)
观点丨汉字的出身与血统
重磅丨“强基计划”与“古文字学”
文字學習淺談(文字学习必读)
观点丨如何学习?(修学必读)
少儿识字新尝试——为推介《常用汉字图解》而宣说
石立善:《常用漢字圖解》序
《常用汉字图解》修订启事
推荐丨文字学入门书目(资料)
荐书丨《王福庵说文部目》
《说文》部首、段注领读和小学“生字”讲解音频上线
观点丨与温儒敏教授商榷
觀點丨經典的意義
杜泽逊丨必须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缺少高端人才的现实
张卫华书法作品欣赏
《湛江科技报》第期艺苑第32期
人物丨传拓新秀马兴建
说“鼍”——兼论《养蒙针度》
读书丨从《散盘》谈起
从“秦商鞅方升”说起
读书丨重证据重出处是治学之一大要义
读书丨思维开拓更重于文字学习
集锦丨读《段注》有感
集锦丨《段注》学习感想
读书丨《段注》学习之“福”字
本期排版:太平郎
寻绎章句,切磋琢磨。
欢迎加入,乐在其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